2008年8月28日星期四

静修日记

~雨天 21/08/08

在saraha centre 挂单有十天了吧!这段时间不能说非常用功,但心理上是有些好的觉受的。不用功~~主要是因为作大礼拜的次数没有达到之前所设定的目标,再来就是睡眠欲的烦恼。在这两点上还需多多努力。可能对四加行的四个要点还没有升起很强烈的觉受,还只是停留在思考模式的层面上。时日已过;如瀑流逝,死亡无常;应当精进,愿自己的烦恼障能够净除,多一份精进。


在静修这段期间,获益最大的就是能够断除很多不必要的外缘,收摄身心,好好的审查自己。每回上课时,喇嘛也一再强调把心安住在当下,明明了了,不起分别念及二次原的对立心,让心处在原原本本的状态上,回归到自然、不造作、不刻意。。。。我还不能完全的把心安住在本性上,但经过不断的提醒及觉察,我发现,妄念真的是皆由心识所生,一旦不去排侧及染着,妄念自然生起及灭下。所以,调和作息、持戒清净有助于去除心对外境的攀缘,让心不散乱,得安住。


在修行的道路上,发菩提心也是很重要的。观想一切受苦的众生如同自己的过去世父母,悲悯众生所受的无明业苦,发广大菩提心,誓渡一切众,这是大乘佛法的精神。刚开始时,我也不断的发愿,但所发的愿并没有那般广大,直到听闻喇嘛的开示后,才知道发广大菩提心的用意和那不可思议的公德,这一切都是为了成就菩提善根。


在此,我发愿,愿菩提心能一直增长以利益有情故。祈请三宝、菩萨、上师、本尊及护发加持,愿我能在修行的道路上永不停泄。


8:50pm
于新山萨拉哈佛学社

2008年8月8日星期五

缘起的美

《黄金时刻》1998

对一般人来说,也许这是一张很普通的水彩画。但对我而言,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“黄金时刻”。这张画作是我第一次完整绘完的水彩作品,也是我踏上念纯美术系这条道路的开始。在美术学院的三年生涯里,让我体验了很多东西,也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。除此之外,更幸运的是认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,陪同我在绘画的道路上疯狂了一下。毕业后,就很少机会让我继续创作,因为画油画需要有一个固定的空间才方便,而且更需要保持在创作的情绪里。一旦工作后,那种情绪也就被现实给吹熄了。怀念那段跟“道友”们混在一起的日子,上美术馆、到处写生、画展、创作.......回头一望,这些日子已经离我而去了,就连想找个人来聊点什么也便成是一中奢侈。念纯美,开阔了我的视野,启发我探索生命的实像。有人问我,念了三年的纯美,却没在这个领域里发展不是很可惜吗!而且感觉很浪费。我的答案是....可惜~因为没有机会创作了,但一点都不浪费.......因为我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,也找到了自己。

毕业展的装饰艺术作品

《网·望》 2001

这是一张无形的网,网的源头又是什么呢.....是希望...还是欲望....

欲望就像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,潜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。

无明让我们无法察觉到他的存在;贪念让我们不断的滋养他及灌溉他.....


物质的追求,奢侈的生活,让我们被他牢牢的捆住......


最后,我们都迷失在这片安详、美丽、互相尊重及包容的空间里。
是我们共同编制了这一张网;还是这一张网将我们紧紧的粘在一起?是你自投罗网;还是你不小心掉入网中?是我一厢情愿的相信这是欲望的呈现,还是我根本就没能力去改变.....



2008年8月7日星期四

美术学院时期的作品

《金马仑高原》2001









最后学期的创作小品,和学长伟锋到金马仑写生。那儿气候凉爽,令人心旷神怡。之前到过哪儿好几回了,每回都在三宝万佛寺挂单。


《流 I》2001
毕业创作时的第一副抽象画作品,也是人生中的第一次尝试。当时被赵无极大师的作品所感动及吸引,试着去模仿他。之后得到班主任 Ms.Toh 的指导及启发,让我了解到抽象画的技巧。所有抽象画作品中的最爱,但红颜薄命,被我毁了。理由是“作品尚不成熟,很多败笔”。我发现,我是很容易放下的人。

《夏夜晚风》2001
听完伍佰的同名歌曲后所得到的一种 feel ,把那种感觉化成画面。真品往生了,理由是“作品尚不成熟,很多败笔”。但真正理由是我不爱她......



《流 II》2001
毕业创作最大副的作品 152cm x 183cm 。真品已经被人道毁灭了,因为太大了,没办法带回家乡。心不痛是假的,能让我下此决心的理由是“作品尚不成熟,很多败笔”。事后后悔的原因是~~我再也没机会提笔了。




《流动》2003
毕业后的其中一幅作品,对抽象画情有独钟。本身对抽象画的看法是‘对事情或事物所表达出来的一种意境表像’,个人比较喜好装饰性较强的画作。很多人对抽象画的了解是“看不懂的就是抽象画@乱乱画”,这是何等的悲哀呀!其实抽象画非常重视构图、笔触、张力、整体的流畅度.....等,也有作品是为了呈现一种讽刺的、隐喻、解构、思维性的表现。










2001年学院时期作品







《美丽的都会树林》

美术学院三年级的作品,那时常和同学到 KL Tower 哪儿的小树林写生,画了很多创作小品,之后把它变成我的创作之一。这座树林属一般的小树林,其特别处是“一座在都会里的树林”,从学院步行到该处只需二十分钟左右。他的马来名应该是 Bukit Nanas,大多数人都不晓得的一片小绿肺。很意外,在闹市里还有一片那么宁静的小树林,让人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而不知时间的流逝。很怀念那段美丽的日子,毕业七年了,不知同学们还记得这座小小的树林吗?而树林你是否也别来无恙呢?


2008年8月4日星期一

2003年绘画作品

《悟》
忏除身心业,清净无明心
安住于当下,参破大疑团
虚空粉碎也,山河大地皆如来......

《恒河圣众》


法音的流传,有赖于一群不辞劳苦的圣众,以无私的心及大海般的爱来传播........感恩......

《灵山会》


灵山上,法音绵绵不绝,洒遍山河大地,

滋润无数迷茫的心,让无助的心灵找到了真正的皈依处。


《辗转》

菩萨清凉月,常游毕竟空

为渡诸有情,持愿入苦海

但愿众生能离苦,成就无上菩提心。